×
国学经典 | 人生三视:仰视是看低自己,俯视是骄傲,平视才是最正确的视角!

古语有云:“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也。”意思是说,与位置高于自己的人来往,不谄媚逢迎;与位置低于自己的人来往,不目空一切,如此才可以有所作为。

地球没了谁都一样的转,太阳照常升空,做人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须先自重,千万别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太轻。

一个人终将学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配图 | 三千家茶社

1

庸者仰视

李白在《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妄自菲薄,轻易否定自己的人生,一味的仰视他人的成就。

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这句话是三毛在给一个“不快乐的女孩”回信上写的。

这位女孩曾向三毛倾诉:“自己29岁未婚,只是一个小办事员,长相平凡,工作能力有限,没有异性对自己感兴趣,内心黯淡,非常自卑。”她还说:“像我这么卑微的人,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一边仰视着他人的风光辉煌,一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得患得患失。但,只仰望别人的长处,再来苛求自己完美是不公平的,是庸者所为。

你在自我否定上多花一分钟的时间,就等于少了一分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才女李清照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不看轻自己,不仰视他人,懂得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当我们不再仰视所有人时,瞧得起自己时,方能活出自我,赢得自由。

配图 | 三千家茶社

2

傲者俯视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傲慢的人,俯视众生,脸上写满优越感。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少年时得志,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不轻易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苏东坡出门郊游,看到有很多农夫在挑河塘淤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了一条田间小道上,迎面遇到一个挑着泥担的农妇。

两人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苏东坡见状便狂妄自大地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是读书人,你应该给我让路。”

农妇听后大笑,说:“你既然是读书人,可会对对子?”苏东坡自是答道:“我学富五车,当然可以。”

于是农妇不假思索地说:“一担重泥挡子路。”苏东坡半晌无言以对,田埂两旁的农夫都望着他的窘态,捧腹大笑。情急之下,苏东坡回了一句:“两岸夫子笑颜回。”

此时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惭愧,自觉地走到一旁让路。《礼记》有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家财万贯也好,才华横溢也罢,都别骄傲自满,心中有谦卑,世界才会对你友好。

人生一世,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做人应当怀揣一颗谦卑之心。唯有谦卑地低下头,不断修行,方能自由行走四方。

配图 | 三千家茶社

3

智者平视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行走于世间,风云变幻无穷,上坡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站在山顶也别看不起正在上坡的人。

真正的智者,从不高看自己,也并不低估他人,平视才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的真谛。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的一生,起起落落,却依旧能坦然自处,不卑不亢的活着。早先杨绛被划为“牛鬼蛇神”,剃了“阴阳头”,她只连夜赶制假发,像往常那般生活。

被安排去洗厕所,杨绛亦不为此抬不起头,反倒是尽心尽力打扫干净,人到闲时,还坐在马桶上读书写字,自得其乐。晚年时,杨绛德高望重,声名斐然,却始终有一颗恬淡自如的心。

《杨绛文集》出版时,恰逢杨绛创作70周年,出版商原想邀请杨绛出山隆重宣传,遭到婉拒。有一次,某人想借钱钟书100年诞辰之际,请杨绛参加活动,她也毅然回绝。

杨绛先生这一生,遭过许多罪,得过许多奖,但从来没有什么能让她自惭形秽和心生傲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活到极致,是平视。低谷时不沮丧,因为会过去;成功时不自傲,因为也会过去。

漫漫人生路,唯有平视看人和事,才能不被外界左右,在起伏无序的人生中,保有淡定和从容,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配图 | 三千家茶社

仰视者庸,低三下四诚惶诚恐,贬低了自己;俯视者傲,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看轻了别人;平视者智,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尊重了别人,也尊重了自己。

曾看过一句话:生活的真谛,正在于不卑不亢地欣赏它的跌宕起伏。人生潮起潮落,愿你都能以平视的目光,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