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周易归藏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
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
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
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
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
》,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
”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
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
《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
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
”[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
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
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连山归藏周易分别研究的什么
连山归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含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归藏失传了吗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统称为《
三易》。《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
归藏在秦书中有精简版.既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的:“《归藏》四千三百言。《归藏》藏于太卜。”
连山易为什么叫鬼书
说到“鬼师”,可能会有很多伙伴们都不了解。因为这种古老的文字是被发现于西南地区水族的“水书先生”家中,这水书先生按照中原的说法便是“鬼师”。
水书,水族的文字,它来自夏商时期,形状方面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水族群众遇到结婚等重
要事情,都会按照水***载的“水历”进行推算。
“鬼师”与专家们们对《连山易》里的符号进行打卦,发现这个卦象与《易经》中的八卦图完全一致,这成为了《连山易》是真品的重要证据。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这简直就是一本上古夏朝时期的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天文历法、农业以及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
无论婚丧嫁娶、行军打仗、养殖种植、甚至 “鸟鸣春、雷鸣夏、虫鸣秋、风鸣冬”,这种四季的变化均有记载,这些对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我国古人超前的智慧。
最后,专家认定这本书就是失
传了2000多年的夏代《连山易》,谢朝海老人也决定把祖传的《连山易》无偿捐给祖国,被贵州省民族文化馆所收录,不久后《连山易》被印刷出版,再次融入到了磅礴的中国文化。
更值得庆幸的是,国家非常重视夏代水书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水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易连山和归藏的内容
夏易为连山,商易为归藏,再加周易。为三易,都是讲易经的。
归藏主要讲什么
《连山》、《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