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归藏五行推算方法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
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现在普遍认为《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因秦始皇焚书时,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得以留存并广为传播。
连山归藏二十四水法
连山归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
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含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连山归藏原文
这两部书都是伪书,就是汉代以后的人编造的。
可以在两部书中看到 (1)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里面有。(2)《古三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古三坟》是有史以来最拙劣的伪作。总之全是瞎编的,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归藏连山周易的关
系
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这三者不同之处为:
1、这三者始卦不同,《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
2、这三者相传出现的时代不同。《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周易》是周朝时期的《易》。然而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所以通常所说的《易经》就指的是《周易》。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又为道家列为“三玄”之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
品格。汉武帝“独尊儒术”,《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
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
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两汉经学自不待言,魏晋“新道家”谈玄,亦将其列为“三玄”之一。若无《易经》之启发,“北宋五子”的学问几乎不能成立。
《周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学、算术,以逮方外
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正如国学大师、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所言: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
连山八卦与归藏八卦
1.从产生时间来看:
连山易的产生年代早于周易(大约公元前2800年),距今约4000多年;而周易的产生年代较晚,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
2.从卦象上看:
连山以艮为卦体,归藏则以坤为卦体;连山用三阴爻来代表阳爻,归藏则用六阴爻来代表阳爻。
3.从结构上看:
《连山易》有64个单卦,《归藏易》则有81个单卦;《连山易》只有乾坤两经,《归藏易》则有12条经脉、12条纬线。《归藏易》中每8个经脉又分出4支,即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四支;《归藏易》中每条经都有6个支,共48支。
4.在占卜上:
《连山易》主要讲吉事,占问的内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天神鬼灵等;《周易》则多用于预测个人及国家的命运兴衰成败之事。
5.在占法上:
《归藏
易》使用草进行占卜的方法与筮法不同。《周易》采用龟甲或草进行卜筮的方法叫法和卜法。
6.在用途上:
《周易》主要用于占筮之用;《周山易》、《归山易》、《潜龙天地篇》、以及汉代出现的京房易学均属之。
7.从流传上来看: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的版本是西汉末年的帛书版《周易》,该版本至今已出土了十余种不同的传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马王堆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本(世称马王堆本)和王家台秦墓竹简本(世称睡虎地秦简)。
8.从发展演变来看:
《周文化通志·诸子略·道家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