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测试国标
电线阻燃国家标准如下:
GB
/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GB/T 12666.1-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1部分:垂直燃烧试验
GB/T 12666.2-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水平燃烧试验
GB/T 12666.3-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3部分:倾斜燃烧试验
GB/T 12666.5-90 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12666.6-90 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
针对电线电缆的阻燃性能,科标检测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id="2">
盐雾测试标准
id="2">
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述所做的统一规定。
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同种产品采用那种盐雾试验标准要根据盐雾试验的特性和金属的腐蚀速度及对盐雾的敏感程度选择。
下面介绍几个盐雾试验标准,如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
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附着力测试国家标准
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的国家标准有 3项 :
1 .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此法系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以移动的平台上,在平台移动的同时 ,用作圆圈运动的唱针划透漆膜 ,并能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 从圆滚线的纹路中观察漆膜破坏的位置, 以判断附着力的级别 。
2 .GB/T
9286 -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等效采用 ISO 2409 -1992《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该法是根据样板底材及漆膜厚度用不同间距的划格刀具对漆膜进行格阵图形切割,使其恰好穿透至底材, 按漆膜从划格区域底材上脱落的面积来判断附着力的级别。
3 .GB/T 5210-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拉开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4624 -1978《色漆和清漆 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该方法所测定的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度下 ,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 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 ,以 MPa 表示 。
name="4" id="4">
高低温测试标准表
name="4" id="4">
高低温测试是用带加热和制冷功能的可编程高低温箱进行测试。测试前先检查测试样品的状态,外观、功能、性能等是否正常,并拍照;然后,将样品放入高低温箱中,设置温度箱的高温、低温值及各自保持的时间、变温的时间、周期数。
比如高温70 °C下保持2小时,然后从70 °C半小时内降到低温-20 °C,保持2小时,再从-20 °C半小时内升温到70 °C。如此循环,测试20个循环。
测完后,拿出样品,检查测试后样品的外观、功能、性能等。
如发现样品跟测试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或者变化在所定的标准
范围之类,则表示测试样品的抗高低温循环性能符合要求,否则为不符合。
阻燃等级测试标准
以下是中国大陆区域通用的防火阻燃等级划分标准:
A级:不燃级,最高等级,材料燃烧性能很好,不易燃烧,即使着火也不会产生明火,如石膏板、钢结构等。
B1级:难燃级,材料燃烧性能较好,着火后能够很快熄灭,难以自行燃烧,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较小,如挂布、毛毡等。
B2级:可燃级,材料燃烧性能一般,燃烧后难以控制,能够自行燃烧,火苗较大,如泡沫塑料、木材等。
B3级:易燃级
,材料燃烧性能较差,很容易着火并燃烧,不仅火势大,而且火灾后果严重,如大多数塑料、纸张等。
新国标阻燃标准是什么
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1、HB:UL94标准中最低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 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2、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