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加苏姓取名
儋州市十大姓氏排名
符、李、陈、王、吴、羊、林、黎、何、黄、张、刘、郑、唐、谢、曾、许、薛
、梁、周
海南十大姓氏排名
1、陈
陈姓是海南省的第一大姓,共有103.91万人口,占海南全省总人口的11.33%。海南陈氏大多是宋朝时期由义门陈氏迁徙而来,而支系最旺陈姓的是明初到海南琼山就任琼州府学教授的陈敬忠。
2、王
王是海南省第二大姓,人口在10万以上,具体数字不详。海南最早的王姓人口出现在东汉末期公元220年,王琳公出仕来琼,随后的1800多年间共有101位王姓先祖来到海南。
而这些王氏渡琼始祖中,后代最兴旺的当属宋朝文华阁
大学士兼枢密察王居正,南下时客死海南,他的大儿子王斗魁定居海南后后代遍布海南各地,现已拥有40万人。
3、李
海南的李姓人口来源较多,从唐朝到清朝先后有48位始祖入琼。李姓入琼的高峰出现在宋代,陇西郡李氏后裔自福建入琼,大多都是唐高祖、唐太宗的后裔派系。
4、吴
虽然吴姓在海南姓氏人口中仅列第四,但在确实望族大姓,也是较早迁入海南的姓氏。吴氏渡琼始祖是福建莆田的吴贤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考取进士,为官时历经肃宗、代宗、顺宗三超,后被流放,在海南去世。其后人均定居海南,子孙遍布海南各地。
5、符
符姓是海
南独有的大姓,在北方非常少见。从唐末到元末,先后有符元生、符盟、符有辰、符渚和符大本5位始祖入琼。
6、林
林是南方的大姓,最早在9世纪末就有林姓始祖入琼,目前林姓主要分布在海口和文昌,大多数都是唐代入琼的林裕和宋代迁琼的林暹的后代。
7、黄
早在宋朝就有黄姓始祖入琼,随后的950年间共有42支黄姓后裔先后入琼,成为海南的大姓。
8、张
最早入琼的张姓始祖是南宋宁宗年间的万州司训张天宿,张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湖北等地,总人口8750.2万。
9、周
最早入琼的周姓始祖是北宋开宝年间的琼
州知州,周仁浚。目前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地,全国总人口超2400万。
10、郑
郑姓的入琼始祖为南宋进士郑志灏,时任昌化知县。其后代已达10万以上,目前主要分布在海口、澄迈、屯昌、文昌等地。
父姓陈母姓苏怎么起名
可以取“晨苏”为网名。
因为“晨”与“陈”谐音,而“苏”与“苏”同音,两个字的组合音响和谐,可以取作网名。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取其他与“陈”、“苏”谐音或近义的字,如“辰苏”、“慈苏”等,灵活运用可以得到更多创意的网名。
<
span name="3" id="3">陈姓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是唐玄宗梅妃所作的《一斛珠》。 梅妃本名江采苹,因甚爱梅花被唐玄宗李隆基封为梅妃。 梅妃是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生于一个医学世家。江采萍聪明过人,九岁能诵读《诗经》父亲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对她期望甚高。 据说在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死后,玄宗整日郁郁不乐。太监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烦恼,于是到江南寻访美女,结果在福建的莆田县发现了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萍。 江采萍被高力士选入宫中后,曾深
受玄宗宠幸。她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因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昵称她梅妃,又戏称为“梅精”。唐玄宗曾宠爱她至极,后宫其他妃子都视而不见。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为红颜之事争风吃醋,并擅长于书文,常以东晋才女谢道韫自比。 只是杨玉环的到来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渐渐失宠。杨贵妃设法贬梅妃入冷宫上阳东宫。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有一次,她听到外面有驿马快跑的声音,讯问侍儿可是送梅花来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谁还记得曾经专宠一时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汉代长
门宫陈阿娇的故事,陈阿娇千金买司马相如一赋,便拿出千金请高力士找人写赋呈给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讨好杨贵妃,因此加以推脱。江采萍就自己写了一首《楼东赋》给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来这篇赋后,虽然也略微有所触动,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赏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见了,伤透了心,写下来一篇《谢赐珍珠》,并将诗与珍珠一起送还给唐玄宗。 唐玄宗读后怅然不乐,令乐府为诗谱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长门,指汉武帝废后陈阿娇。 陈氏,大汉孝武陈皇后,是中国汉朝孝武帝刘彻的原配妻子,血缘上也是武帝的嫡亲姑表姐。陈氏小名阿娇,世人多称之为‘陈阿娇’。
陈氏是西汉帝室贵胄:汉文是她外公,汉孝文皇后百家讲坛中陈阿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汉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 陈阿娇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乃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母亲是汉景帝刘启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是当时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陈阿娇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宠爱。 陈皇后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难免娇骄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与汉武帝渐渐产生裂痕。兼岁月流逝,却无生育;武帝喜新厌旧,爱弛。 汉武帝喜好女色,多内宠,后宫无数。后宫中,汉武帝同母姐平阳公主进献的女奴卫历代后妃插图中的陈阿娇(一)子夫最先为武帝生育三女一子。 此时,汉宫里发生一件真
相莫测的“巫蛊”案,矛头直指被汉武帝冷落已久的陈皇后。汉武帝命酷吏张汤查案。 巫蛊,“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具体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是源于远古的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敌。当时人认为:让巫师、祭司等人把桐木偶人埋于地下,再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就会灾难。由于古人迷信,对巫蛊的威力深信不疑。后代又有许许多多的冤屈后宫嫔妃以巫蛊罪名被杀害。 “巫蛊”自古是宫廷大忌;又因为操作简便,说不清道不明,被怀疑者根本无法自辩,一直是栽赃陷害对手的绝好伎俩。综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数后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这两个字上。 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以‘巫蛊’罪名颁下诏书:“皇后失序
,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从此,武帝把陈后幽禁于长门宫内;衣食用度上依旧是皇后级别待遇不变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陈皇后数年后病逝,最后以翁主之礼与其母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一起葬于窦太后陵墓侧,即陪葬于汉文帝的霸陵。天可怜见,陈阿娇最后是和真正疼爱自己的母亲、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嫔妃一起埋在‘妃园’。
陈的最佳配字
有很多种,比较经典的包括“尘烟”、“晨颜”、“尘衣裳”、“沉吟”等等。
原因是汉字有很多谐音以及同音不同义的字,可以通过把名字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