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数学数列的知识点整理
内容导航:高一数学数列的知识点整理高二数列全部知识点高考数学数列公式总结数学高中解题技巧高中数列公式总结大全高中数学数列笔记整理

高一数学数列的知识点整理

数列是高中必


修五的内容。树立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一项(通常也叫做首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m表示。br著名的数列由斐波纳挈数列,三项函数,卡特兰数,杨辉三角等。

对于正项数列(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的为正项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摇摆数列)。



高二数列全部知识点

数列求和常用公式:

1)1+2+3+......+n=n(n+1)÷2

2)1^2+2^2+3^2+......+n^2=n(n+1)(2n+1)÷6

3) 1^3+2^3+3^3+......+n^3=( 1+2+3+......+n)^2

=n^2*(n+1)^2÷4

4) 1*2+2*3+3*4+......+n(n+1)

=n(n+1)(n+2)÷3

5) 1*2*3+2*3*4+3*4*5+....


..+n(n+1)(n+2)

=n(n+1)(n+2)(n+3)÷4

6) 1+3+6+10+15+......

=1+(1+2)+(1+2+3)+(1+2+3+4)+......+(1+2+3+...+n)

=[1*2+2*3+3*4+......+n(n+1)]/2=n(n+1)(n+2) ÷6

7)1+2+4+7+11+......

=1+(1+1)+(1+1+2)+(1+1+2+3)+......+(1+1+2+3+...+n)

=(n+1)*1+[1*2+2*3+3*4+......+n(n+1)]/


2

=(n+1)+n(n+1)(n+2) ÷6

8)1/2+1/2*3+1/3*4+......+1/n(n+1)

=1-1/(n+1)=n÷(n+1)

9)1/(1+2)+1/(1+2+3)+1/(1+2+3+4)+......+1/1+2+3+...+n)

=2/2*3+2/3*4+2/4*5+......+2/n(n+1)

=(n-1) ÷(n+1)

10)1/1*2+2/2*3+3/2*3*4+......+(n-1)/2*3*4*...*n

=(2*3*4*...*n- 1)/2*3*4*


...*n

11)1^2+3^2+5^2+..........(2n-1)^2=n(4n^2-1) ÷3

12)1^3+3^3+5^3+..........(2n-1)^3=n^2(2n^2-1)

13)1^4+2^4+3^4+..........+n^4

=n(n+1)(2n+1)(3n^2+3n-1) ÷30

14)1^5+2^5+3^5+..........+n^5

=n^2 (n+1)^2 (2n^2+2n-1) ÷ 12

15)1+2+2^2+2^3+......+2^n=2^(n+1) – 1


>

ps: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⑵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⑶若{ a }、{ b }为等差数列,则{ a ±b }与{ka +b}(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⑷对任何m、n ,在等差数列{ a }中有:a = a + (n-m)d,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⑸、一般地,如果l,k,p,…,m,n,r,…皆为自然数,且l


+ k + p + … = m + n + r + … (两边的自然数个数相等),那么当{a }为等差数列时,有:a + a + a + … = a + a + a + … .

⑹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k为取出项数之差).

⑺如果{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那么,a ,a ,…,a 、a 也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d;在等差数列{ a }中,a -a = a -a = md .(其中m、k、 )

⑻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一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


p>⑼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⑽设a ,a ,a 为等差数列中的三项,且a 与a ,a 与a 的项距差之比 = ( ≠-1),则a = .

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 的基本性质

⑴数列{ a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 a }的前n项和S 可以写成S = an + 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⑵在等差数列{ a }中,当项数为2n (n N )时,S -S = nd, = ;当项数为(2n-1) (n )时,S -S =


a , = .

⑶若数列{ a }为等差数列,则S ,S -S ,S -S ,…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

⑷若两个等差数列{ a }、{ b }的前n项和分别是S 、T (n为奇数),则 = .

⑸在等差数列{ a }中,S = a,S = b (n>m),则S = (a-b).

⑹等差数列{a }中, 是n的一次函数,且点(n, )均在直线y = x + (a - )上.

⑺记等差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①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 ≤0时,S 最大;②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a ≥0时,S 最


小.

3.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 m为等距离的项数之差).

⑵对任何m、n ,在等比数列{ a }中有:a = a · q ,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普遍性.

⑶一般地,如果t ,k,p,…,m,n,r,…皆为自然数,且t + k,p,…,m + … = m + n + r + … (两边的自然数个数相等),那么当{a }为等比数列时,有:a .a .a .… = a .a .a .… ..



⑷若{ a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 a |}、{a }、{ka }、{ }也是等比数列,其公比分别为| q |}、{q }、{q}、{ }.

⑸如果{ a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那么,a ,a ,a ,…,a ,…是以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⑹如果{ a }是等比数列,那么对任意在n ,都有a ·a = a ·q >0.

⑺两个等比数列各对应项的积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等于这两个数列的公比的积.

⑻当q>1且a >0或0<q<1且a <0时,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当a >0且0<q<1或a <0且q>1时,等比数列为递减数列;当q


= 1时,等比数列为常数列;当q<0时,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

4.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 的基本性质

⑴如果数列{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那么,它的前n项和公式是S =

也就是说,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q的分段函数的一系列函数值,分段的界限是在q = 1处.因此,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必须要弄清公比q是可能等于1还是必不等于1,如果q可能等于1,则需分q = 1和q≠1进行讨论.

⑵当已知a ,q,n时,用公式S = ;当已知a ,q,a 时,用公式S = .

⑶若S 是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有S = S


+qS .⑵

⑷若数列{ a }为等比数列,则S ,S -S ,S -S ,…仍然成等比数列.

⑸若项数为3n的等比数列(q≠-1)前n项和与前n项积分别为S 与T ,次n项和与次n项积分别为S 与T ,最后n项和与n项积分别为S 与T ,则S ,S ,S 成等比数列,T ,T ,T 亦成等比数列

高考数学数列公式总结

高考数学中的数列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数列概念的理解和数列相关知识的掌握。下面我列举几点数列解题技巧:

1. 分析数列的类型:数列


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几种类型。在做数列题目时,首先需要明确数列类型,然后针对该类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2. 列出通项公式或通项公式的递推式:根据数列的类型,可以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是特别重要的。

3. 计算数列前n项和: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通过求前n项和的方式来计算数列中的数值。这里需要记住前n项和的公式。

4. 运用数列性质:数列有多种性质,例如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相等,任意项与相


应对称项之和相等等。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问题所涉及的性质找到相应的突破口。

5. 认真阅读题目并画图:数列题目有时会给出一些条件或者图形,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画出相关图形以便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解题。

总之,数列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数列类型的理解和掌握。做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根据题目所涉及的数列类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计算公式和数列性质的使用。熟练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可以提高数列题目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数学高中解题技巧

1、配方法<


/p>

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


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高中数列公式总结大全

通项公式 an=a1+(a2-a1)(n-1)+(a3-2a2+a1)


(n-1)(n-2)/2

高中数学数列笔记整理

1、大家认为数列难学是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认真听讲,以至于到后面会觉的很难。

2、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因为本身就很难,开始的时候若不好好学,那到后面就更不用说了。


tps://p3.douyinpic.com/large/tos-cn-i-0022/04f531d8d1524b949c6765fdbf5c4a82" width="600" height="400" />

3、开始学习的时候,第一遍一定要自己做好预习,预习很重要,当你预习过好再听老师讲,就会觉得不是很难懂。

4、数列这一模块,不用全部都弄懂,因为即使全部都弄懂,考试的时候也并不是的欧会做,因为它实在不好想,所以要有选择的学习。

5、首先就是把基本的公式学好记好,其次就是多做好练习。


rge/tos-cn-i-0022/5883705b965c4d589626128fb24ab0bc" width="600" height="400" />

6、有些公式很复杂,那就不要记了,以为即使记住了,题不见得就会做了。只要把小公式,简单的逻辑记好就可以了。

7、其次想掌握好这一模块题,就是多做题了,只有题做的多了,才顺其万变。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