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
内容导航:高三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关于向量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数学二级结论(最新整理)高中向量公式大全

高三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对x、y,使p=xa+yb。

这项定理其实说明了平面向量可以沿任意指定的两方向分解,同时也说明了由任意两向量可以合成指定向量,即向量的合成与分解 。

当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时,其实就是把他们在直角坐标系中分解,此时(x,y)就称为此向量的坐标。(此向量的起点为原点)所以此定理为向量的坐标表示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个定理,“存在”是非常好理解的,可以说是一个公理,而“唯一”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假设存在 另一对实数 m,n 满足 me1+ye2=a又 xe1+ye2=ame1+ye2=xe1+ye2(m-x)e1=(y-n)e2因为e1,e2不共线


所以 m-x=0,y-n=0 所以m=x,y=n与假设矛盾所以得证

关于向量的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向量知识点归纳1.与向量概念有关的问题⑴向量不同于数量,数量是只有大小的量(称标量),而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数量可以比较大小,而向量不能比较大小,只有它的模才能比较大小.记号“>”错了,而||>||才有意义.⑵有些向量与起点有关,有些向量与起点无关.由于一切向量有其共性(大小和方向),故我们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向量(既自由向量).当遇到与起点有关向量时,可平移向量.⑶平行向量(既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


量一定是平行向量,既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⑷单位向量是模为1的向量,其坐标表示为(),其中、满足=1(可用(cos,sin)(0≤≤2π)表示).特别:表示与同向的单位向量。例如:向量所在直线过的内心(是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例1、O是平面上一个定点,A、B、C不共线,P满足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三角形的内心。

(变式)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AB→|AB→|+AC→|AC→|)?BC→=0且AB→|AB→|?AC→|AC→|=12,则△ABC为()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06陕西)⑸的长度为0,是有方向


的,并且方向是任意的,实数0仅仅是一个无方向的实数.⑹有向线段是向量的一种表示方法,并不是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7)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的相反向量是-。)

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向量不难的。或许你觉得,一个图形中各种向量交在一起,很难找到关系对吧,其实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找其中两条向量和未知量的关系,然后解方程。

高中数学二级结论(最新整理)

二级结论就是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升华来得高于


课本结论的结论,它源于教材上的例题、习题、结论等等。如果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二级结论,那么就能节省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啊。

所以今天社长给同学们整理了16个高中数学二级结论,当然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啊,虽然二级结论能极大的提高解题效率,但是背下来也不一定就能记住!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将每一个二级结论推导一遍,考场上才好放心使用哦~

高中向量公式大全

设a=(x,y),b=(x',y')。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


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为0

  AB-AC=CB. 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a=(x,y) b=(x',y') 则 a-b=(x-x',y-y').


p>

  

4、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

  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

  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


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3、向量的的数量积



  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记为〈a,b〉,且〈a,b〉∈[0,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率

  a·b=b·a(交换率);

  (a+b)·c=a·c+b·c(分配率);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a·a=|a|的平方。

  a⊥b 〈=〉


a·b=0。

  |a·b|≤|a|·|b|。

  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运算的主要不同点

  1、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例如:(a·b)^2≠a^2·b^2。

  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即:由 a·b=a·c (a≠0),推不出 b=c。

  3、|a·b|≠|a|·|b

  4、由 |a|=|b| ,推不出 a=b或a=-b。

  

4、向量的向量积

  定义: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外积、叉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b。若a、b不共线,则a×b的模是:∣a×b∣=|a|·|b|·sin〈a,b〉;a×b的方向是:垂直于a和b,且a、b和a×b按这个次序构成右手系。若a、b共线,则a×b=0。

  向量的向量积性质:

  ∣a×b∣是以a和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a×a=0。

  a∥b〈=〉a×b=0。

  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

  (λa)×b=λ(a×b)=a×(λb);

  (a+b)×c=a×c+b×c.

  注:向量没有除法,“向量AB/向量CD”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