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技巧
内容导航:高中数学计数原理技巧加法计数原理和乘法计数原理计数原理典型例题同类项的运算法则计数原理10种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技巧

1.归纳法,2.标数法,3.整体法,4.对应法,5.捆绑法,6.插空法,7.挡板法,8.


排除法,9.递推法,10.枚举法。

标数法:标数法一般适用于求从A点到点B得最短路线的条数标数法的核心思想是:从起点到达任何一点的最短线数,都等于从起点出发到达与这一点相邻的点的最短路线之和。

计数原理10种解题策略可以分类来完成这件事时用“分类计数原理”,需要分步来完成这件事时就用“分步计数原理”

1、相临问题——捆绑法,

7名学生站成一排,甲、乙必须站在一起有多少不同排法?

解:两个元素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解决,先将甲乙二人看作一个元素与其他五人进行排列,并考虑甲乙二人的顺序



p>

用0,2,3,4,5,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 )。

A. 24个 B.30个 C.40个 D.60个 两个数相加中以较小的数位被加数,1+100100,1为被加数时有1种,2为被加数有2种,…,49为被加数的有49种,50为被加数的有50种,但51为被加数有49种,52为被加数有48种,…,99为被捕加数的只有1种,故不同的取法有(1+2+3+…+50)+(49+48+…+1)=2500种

2、采用“分类计数原则”或“逐步计数法原则”都要根据我们完成一件事时的方法进行分类,用“分类计数原理”来完成这件事,在分步计算原则的基础上,用“


分步计数法原则”;

那么,如何确定是分类,还是分步骤?分类表现为任何一种情况下,均可独立完成所给事件,而逐步必须同时完成每个步骤以完成所给的事件,因此准确地理解两种原则强调完成一件事的几种方法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彼此间交集为空集,并集为***,

无论哪种办法都能单独完成,分步计数原理强调各步骤缺一不可,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步骤与步骤之间互不影响,也就是前步用什么方法不影响后面步骤采用的方法。

加法计数原理和乘法计数原理

加法原


理和乘法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两个基本原理,用于计算或解决计数问题。

1. 加法原理(也称为“分离原理”或“求和原理”):加法原理用于计算多个事件发生的总数。当有两个或多个不相干的事件发生时,计算总数的方法是将各个事件的可能性相加。简而言之,对于两个事件A和B,加法原理指出:它们两个事件发生的总数等于事件A发生的数量加上事件B发生的数量。

2. 乘法原理(也称为“依次原理”或“求积原理”):乘法原理用于计算多个独立事件的组合结果的总数。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有关时,计算总数的方法是将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乘。简


而言之,对于两个事件A和B,乘法原理指出:它们两个事件发生的总数等于事件A发生的方式数乘以事件B发生的方式数。

总结起来,加法原理适用于计算事件之间的互斥情况,而乘法原理适用于计算事件之间的独立情况。这两个原理是数学计数方面的基础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计算和排列组合问题。

计数原理典型例题

摩尔(mole),简称摩,旧称克分子、克原子,符号为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


号n表示。“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为专用名词,不可任意加减字,既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

每1摩尔任何物质(微观物质,如分子,原子等)含有阿伏加德罗常量(约6.02×10²³)个微粒。使用摩尔时基本微粒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及其他微观粒子,或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体。

使用摩尔时基本微粒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


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当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

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也就是一摩尔物质的体积。理想中一摩尔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2.4L,较精确的是:Vm=22.41410L/mol。

通式:n(物质的量)=N(粒子个数)/NA(阿伏加德罗常数)=m(质量)/M(摩尔质量)=V(气体体积)/Vm(摩尔体积)=C(物质的量浓度)× V(溶液总体积)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


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定值)。

1mol的碳原子含6.02×10²³个碳原子,质量为12克。

1mol的硫原子含6.02×10²³个硫原子,质量为32克。

水的式量(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的质量为18g,含6.02×10²³个水分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

同类项的运算法则

同类项,是数学中的一种代数结构,是由一系列形如 $ax^n$ 的项所组成的。在同类项中,$a


$ 称为系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n$ 称为次数(可以是自然数、零或负整数),整个项称为单项式。同类项的次数相同,其变量和指数也分别相同,例如 $3x^2$ 和 $5x^2$ 是同类项,而 $2x^2$ 和 $5x^3$ 则不是同类项。

同类项在代数式的化简过程中很常见,但不同类项不能简单相加或相减。学习同类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

1. 同类项的概念及判断方法:同类项的概念是指变量和指数都相同的项,可以通过变量和指数进行判断。如果变量和指数相等,则认为两个项是同类项。

2. 同类项的加减法则:同类项的加减法则是只有同类项之间才可以进行加


减法运算。具体来说,同类项的系数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然后保持变量和次数不变即可。

3. 同类项的乘法法则:同类项的乘法法则是指同类项相乘时,先将系数相乘再将变量和指数相乘,并将结果进行合并。

4. 同类项的应用举例:同类项在代数式化简中使用频繁,可以通过一些代数式化简的实例,例如多项式的加减、因式分解等来讲解和应用。

了解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加减法则和乘法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对代数式进行简化和计算,这是代数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计数原理10种解题策略

弄清原理,适量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