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填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主要分为:
选出心仪的志愿专业及院校、仔细阅读招生简章、确定志愿专业及院校、登
录***、输入用户名密码、填写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码、填报志愿、保存志愿、复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流程
一、选出心仪的 志愿 专业及院校
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二、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
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三、确定志愿专业及院校
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后,经过仔细认真的思考,也可以与其他人沟通咨询,最后选定几个适合自己且自身符合条件的院校及专业。
四、登录***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咨询。
五、输入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六、填写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码<
/p>
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填写住址、***等重要信息。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
七、填报志愿
进去页面之后点击“填报志愿”,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进行填写。填写后最好再核对一遍,这一步尤为重要。
八、保存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记得保存志愿,只有点击“保存”,才会存到网报系统中,没保存就相当于没有填。
九、 复查志愿
在填写保存之后,可以点击“***志愿”来
查看报考的学校,大家可以随时注意自己排名的情况,以防滑档。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这个位次基本都可以知道了,然后对比以往三年的位次表,以此来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报考范围。
2、对比往年的投档录取表,主要看每一个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和位次,重点看最低分,还要看平均分和最高分。对比学校位次,选择自己要选的学校和专业。
高考分数出来怎么报考
高考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需要遵守以下规则:
首先,要仔细了解大学招生信息,特别是各个大学对专业要求和录取率等
方面的情况。
其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不能盲目从众或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同时,学生可依据自己的预报名分数线和实际分数,设定合理的志愿选择,并预留一定的安全地带,以应对录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最重要的是,填报志愿时应保持诚信原则,不要填写虚假信息或采用不正当手段,以免给自己和其他考生造成不良影响。
高考后志愿如何选择
1、准确定位: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报哪些学校,主要是高校录取的数中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
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顺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考虑“冲一冲”,也要考虑“稳一稳”,更要考虑“保一保”,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3、尽量将平行志愿填满:由于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院校,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院校志愿填满,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4、一定要填好保底院校志愿: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是志愿填报过高,档案投不出去。
5、注意招生学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
生专业要求,考生不要填报。
高考是考完再填志愿吗
1. 志愿填报是考前填。
2. 因为考试成绩是评判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填报志愿是基于考试成绩来确定志愿的优先顺序和范围。
如果在考试之后才填报志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和表现来做出更准确的选择,避免因为提前填报而导致志愿选择与实际情况不符。
3. 此外,考前填报志愿还可以让学生在考试前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同时,填报志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思考,如果在考试之后才填报,可能会因为时间紧迫而无法
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发展等因素,从而影响最终的志愿选择。
因此,考前填报志愿是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选择。
高考之后怎么报考大学
高考结束后如何报考学校
一、认识各个专业,寻求最佳匹配
我国的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具体来说,高中只有9门课程,分别是: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而大学阶段的专业种类数不胜数。中国的大学专业共有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703个专业。一般的学生和家长自然是不了解的。
二、根据自己兴趣和实力,确定自己要报
考的专业大类
选大学专业,个人兴趣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适合自己最重要,在确定了专业后,还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实力,比如说想要报考数学类的专业,这类专业对学生的数学单科成绩有很高要求,如果学生数学单科成绩不达标,这时候就要尽量避开这个专业,如果学生成绩达标了,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不然,学生很容易滑档,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学生就根据这些条件去筛选适合自己的大学,这样大学范围就缩小了。
三、根据估分区间,找出拥有自己想学专业的大学
学生在高考后基本都进行了估分,这时候自己的成绩会被锁定在一个区间内,根据自己的成绩去找拥有自己喜欢专业的大学,这时候就能更加缩小大学的范围
,学生就可以针对这些大学去深入了解,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报考成功,高考成绩公布后,自己也就不容易因为填报志愿时间短任务重而耽误自己了,过往高考中,有太多学生因为忽略了这一个步骤,从而导致自己填报志愿失利,学生要引起警惕。
四、排除不可能去的学校
1、地理位置偏,不想去的学校
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地理位置是一个考虑的点,一些地理位置偏的大学,基本学生都不愿意去,比如说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一些学校,学生提前排除一些自己不想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大学也就不用考虑了,学生所报大学范围将会更加缩小。
2、能力范围内的大学,没有自己想学专业